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新甲朱慈烺的女频言情小说《明末:让你监国,你怎么登基了陈新甲朱慈烺后续+全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救赎小艾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殿下,并非是臣所不愿,可国库里实在是没银子了.......边关的欠饷已拖欠三年之久,数目有九百多万两......此前松锦大战又耗费数百万的国帑,而今朝廷连官员们半年前的欠俸都未曾发放,哪里还有什么银子去干其他的事情?”朝堂上,户部尚书陈演一阵哭诉。陈演一哭诉,部分大臣也赶忙站出来附和。“殿下,您刚刚监国,可能不知道我大明朝的财政状况......如今朝廷是真的没钱了!臣已经半年没见到俸禄了,若不是从亲族那里借来一些米粮,恐怕早就......”“臣也是如此!不仅是臣,殿内的大多数朝臣同样如此!臣恳求殿下想办法发放几个月的俸禄,可以让臣等及家眷活下去......”附和的大臣们一把鼻涕一把泪,甚至有不少人给朱慈烺跪下了。朝堂很快陷入一片混...
《明末:让你监国,你怎么登基了陈新甲朱慈烺后续+全文》精彩片段
“殿下,并非是臣所不愿,可国库里实在是没银子了.......边关的欠饷已拖欠三年之久,数目有九百多万两......此前松锦大战又耗费数百万的国帑,而今朝廷连官员们半年前的欠俸都未曾发放,哪里还有什么银子去干其他的事情?”
朝堂上,户部尚书陈演一阵哭诉。
陈演一哭诉,部分大臣也赶忙站出来附和。
“殿下,您刚刚监国,可能不知道我大明朝的财政状况......如今朝廷是真的没钱了!臣已经半年没见到俸禄了,若不是从亲族那里借来一些米粮,恐怕早就......”
“臣也是如此!不仅是臣,殿内的大多数朝臣同样如此!臣恳求殿下想办法发放几个月的俸禄,可以让臣等及家眷活下去......”
附和的大臣们一把鼻涕一把泪,甚至有不少人给朱慈烺跪下了。
朝堂很快陷入一片混乱。
看着眼前的一幕,朱慈烺顿感头疼无比。他可清楚不少臣子并不指望那点儿俸禄过活,如今摆出这样的姿态,主要还是为了给他看的。
此前崇祯可没少在朝堂上乞求大臣们捐款,如今这群大臣自然也怕他这个太子搞这样的骚操作!
“肃静!”
“诸位,孤知道你们确实不容易!可这一次的事情非同小可......孤近日收到消息,鞑子准备从大凌河一带入关袭扰我大明......”
“恐怕要不了两月时间,鞑子就会出现在我北直隶一带.......如今京城兵力空虚,若是不及早招募精锐之兵,届时鞑子南下北直隶又将如何自保?”
朱慈烺一说出这个消息,整个朝堂顿时轰动起来。
松锦大战这才过去半年不到,清军若是选择在两月后南下,以京营如今的兵力恐怕根本顶不住对方的袭扰。
届时必定是北直隶危急,京师之外一片生灵涂炭!
朱慈烺本以为自己讲完后朝臣们会有所响应,可等了好一阵,包括户部尚书陈演在内的大臣们都没有太大反应。
朱慈烺有些失去耐心。
“陈演,户部能筹措出多少银两?”
“请殿下恕罪,户部实在是没钱了!恐怕无法凑足殿下所需要的数目......”
“就不能想想办法吗?”
“若殿下认为臣办事不利,臣请辞户部尚书一职.......”
陈演十分硬气地摘掉乌纱帽放在地上,此举顿时引来群臣们的一阵侧目。
朱慈烺面色一凛,完全没想到会是这种场面!
“国难当头,你身为户部尚书,不思报国却只想着请辞......这就是你的为官之道吗?好,既然如此,那孤就准了你的请辞......”
“诸位爱卿,尔等可有退敌之策?”
朱慈烺又把目光看向其他朝臣。
好一阵,朝臣们面面相觑,鸦雀无声。
“退朝!”
朱慈烺冷冷地说了一句,便扔下大臣们起身离开。
局面比他想象的更加严峻。
朝堂上的不少臣子已经学会了明哲保身,若是想依靠他们做些事情恐怕不太现实!要想让自己的政令顺利执行,那么就必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班底。
如今朱慈烺身边缺的是知兵且忠心的人,幸好,他知道一个合适的人选就在身边。
————大理寺监牢。
昏暗的房间中充斥着一股腐臭的味道,最靠东侧的牢房中,孙传庭正一脸绝望地躺在稻草铺垫的木板床上。
曾经的他意气风发,可是皇帝亲自、任命的封疆大吏。在外手握重兵,擒灭“闯王”高迎祥,消灭十五股农民军,稳定了陕西的局面,可谓是功劳卓著。
而现在,他什么都没了,只不过是一个萎靡颓丧的中年男人。
崇祯十二年,孙传庭因被崇祯猜忌而下狱。
这一关就是三年,在这里,他度过了太多暗无天日的夜晚。孙传庭曾不断向崇祯请求饶恕,可惜,猜忌心重且记仇的崇祯压根儿没有放过他的想法。
“老天爷......难道我孙传庭下半辈子就要在牢里度过了吗?”
“大丈夫生来当纵横疆场为国建功,怎可被困于此苟延残喘?”
孙传庭嘴中有气无力地说着。
他的目光逐渐落到房梁上。
想到自己恐怕再无机会出去,想到自己的才能再无用武之地,孙传庭突然涌出一股决绝的勇气!于是他挣扎着爬起来,将自己腰上的布带取下。
“这样活着,还不如死了.......”
然而,就在孙传庭刚生出自缢的念头时,监牢的大门从外面打开。孙传庭听到一群狱卒起身叩拜的消息,紧跟着一道身影就出现在自己的牢房门前。
“快,把门打开。”
孙传庭的目光有些恍惚。
他并不认识朱慈烺。
在他的前半生里,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剿贼的,对于朱慈烺这个东宫太子仅仅只是听说过而已!
“孙传庭!”
“你可知道孤是谁?”
牢门从外面打开,朱慈烺命贴身太监吴忠搬来椅子,他坐在孙传庭面前开始打量起这个传说中的男人。
《明史》有言:传庭死而明亡矣!
简单的一句话,已经足够说明孙传庭在明末这个特殊时期的份量!历史上的他并非没有机会彻底剿灭农民军,可惜碰到了崇祯这样急性子又多疑的君主。
而等到他死后,大明朝的最后一副“家当”也没了。
自此闯军一路北上,各地关隘守军望风而降,朝廷即便知道也再无任何可调之兵!
孙传庭呆呆地看着朱慈烺,迟疑了好几秒,直到察觉对方身上穿着龙袍之后,他昏花的老眼才逐渐清醒过来,“罪臣孙传庭叩见太子殿下!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!”
“孤不跟你兜圈子,近日父皇病了,所以朝中军政之事暂由孤来负责!”
“孤想用你!却不知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”
朱慈烺道。
孙传庭一听顿时激动起来,拱手便冲朱慈烺回应,“殿下,罪臣没有一日不想报效国家!而今殿下若能垂怜,罪臣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绝无怨言!”
孙传庭趴在地上磕头,迟迟没有起身。
好一阵,朱慈烺才开口,“孙传庭听旨!”
“孤决意调你为兵部尚书!全权负责京畿一带的防御之事!”
“孤收到消息,两月之后,鞑子将南下袭扰我大明北直隶。正值国家危急存亡之时,孤把如此重担托付于你,希望你不要让孤失望.......”
京城二十里外的校场,八千勇卫营的士卒驻扎于此。
三大营的辉煌历史已成为过去,如今的京营早已经大不如从前。好在崇祯登基以后,逐步把京营外放到各地进行平叛练兵。
如此几年下来,京营虽然在人数上不如往日,可在战斗力上却强出太多。
自从孙传庭出任兵部尚书后,朝廷早早将招募兵丁的榜文张贴出去。半月不到的时间里,京畿附近及河北一带的百姓们纷纷前来报名。
京营这一次开出的条件也十分优厚,每名士兵每个月能拿到2两银子。如此一来,一年到头能拿到24两。
哪怕是辽东的边军也不可能有如此待遇!
“殿下,这一次拢共招募了一万名新卒补充到京营。”
“初期所耗费之米粮钱财达约7万两左右......都按照您之前吩咐的,凡是前来报名且通过初选的一律管吃管住......”
“这是京营的名册,请您过目。”
帅营之中,朱慈烺正端坐于上方,侧面则站着孙传庭及他的心腹太监吴忠。
“不必了!”
朱慈烺将名册推开,“孤相信你!”
“但孤也必须告诉你,若是哪天孤知道了有人在京营的名单上做手脚,出现吃空饷的那些事情,那你可别怪孤到时候不留情面.......”
孙传庭赶忙低头,“微臣绝不会做出如此胆大妄为之事!请殿下放心!”
正在两人交谈之时,一道身影在营帐外提醒,“殿下,大人,黄总兵说外边儿都准备好了!”
“好。”
朱慈烺站起身,“孤倒是要去看看尔等招募的兵丁成色如何!”
在孙传庭的带领下,朱慈烺很快来到校场的高台上。京营本来的兵马跟新招募的士卒分列左右,尽管两边都穿着统一制式的铠甲,可仍然能够一眼看出双方的不同。
经过数次大战的京营兵马看起来一个个毫不起眼,可他们身上却散发出一股无形的杀气。
新招募的兵丁一个个人高马大,可总给人一种新兵蛋子的生涩感。
朱慈烺不断用目光打量着这些人,好一阵,他才在众目睽睽下开口。
“孤叫朱慈烺,是大明太子!”
此话一出,孙传庭等人赶忙跪地叩首齐声呼喊。
“叩见太子殿下,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。”
看着黑压压的一群人跪在自己面前,朱慈烺的心中顿时生出一股豪迈之感。
“平身!”
他伸出手朝众人示意。
前边的士兵先听到,他们率先站起身来。后面的士兵见状也都陆续起身。
“孤今天来这里,是想看看我大明儿郎都是什么样的!你们给孤的感觉很不错!孤现在有理由相信你们将来会成为大明的精兵强将......”
“孤这人简单,不想跟你们扯太多东西!孤知道,当兵嘛!不就是为了挣点钱,娶个老婆养家糊口,或者挣点军功奔个前程......”
“你们这样想很好!孤在这里也向你们保证,只要你们忠于孤,每月的饷银都会按时足额发到你们手上的,要是有谁敢贪污你们的血汗钱,孤第一个砍了他......”
“除了饷银,有军功的该升官就升官,万一不幸战死,还有每个月十两银子抚恤发给你们的家人......”
朱慈烺在上面一说,下面的士兵都快炸了。
新招募的兵丁们显然是半信半疑,因为他们也曾听说过军中欠饷的事情,不少人觉得恐怕拿到手的不会有那么多,能有一半就已经烧高香了!
那些京营的老兵们则是全然不信。
崇祯给他们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,可他们一个月到手也就一两二钱银子,有时候拿到手的还没这么多。
现在太子爷如此信誓旦旦,实在是很难让他们相信这种压根儿就没见过的事情。
人群中。
来自河北常山的史老大史老二两兄弟此时正在窃窃私语。
他们离朱慈烺的高台太远,因为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们。
“老大,你说咱们这位太子爷说的是真的吗?真能给到咱们每个月二两银子?”
“二两怕是不可能!这条件比边军的待遇都好.......到时候指不定那些狗参将们都会贪墨一点,到咱们手上能有一两银子恐怕就烧高香了......”
“一两?那这位爷唱得比说的还好听?闹了半天跟咱们演戏呢!”
“不然你以为呢?这位爷就是来露个脸,让咱们都看看他的威风。到时候等他一走,他手下那些官儿可不会管他说了什么......”
“别说是发一两,就是什么都没有,咱这种小老百姓还能怎么办?你还能跟太子爷告御状?怕是还没走到这位爷面前就被人当刺客抓住了......”
就在下面的大头兵们都私下议论之时,朱慈烺却命人抬出了几个大箱子。在无数人的注视下,他命人将箱子摊开给众人。
一时间,整个校场都轰动起来。
只见箱子里装着清一色的雪花银,那白晃晃的一片十分亮眼,看起来足足有三四万两之多。
“孤知道你们有些人不会相信!”
“所以,孤决定今日发饷!这是尔等第一个月的饷银,虽然时间还没到,可孤仍然要发给你们,还要亲自发到你们的手上......”
“孤说了,没有可以贪污你们的血汗钱!”
整个校场都傻了。
大家以为太子殿下只是说说而已,没想到这这一次竟然来真的。
站在一旁的孙传庭等人简直目瞪口呆。
好一阵,孙传庭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。
“看来咱们这位太子爷是想牢牢地把兵权抓在手里!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......小小年纪便有如此作风,看来我大明朝的江山并不是没有一点希望......”
很快,在朱慈烺的安排下,下方被点到的士兵一一上前。
“杨天宝,河北人氏,甲字营步卒......饷银二两!”
“来,确认无误的话就签字画押!”
被叫上来的小兵有些忐忑,尤其是见到太子朱慈烺亲自把饷银递给他的时候,小兵更是吓得跪在地上赶忙叩头。
“起来吧!”
“把这些钱都拿着!你叫杨天宝,孤记住你了!日后上了战场多杀几个鞑子,孤肯定会给你升官的!”
在孙传庭的带领下,朱慈烺很快来到营地进食的地方。当他出现在众人面前的那一刻,原本还在一边吃一边聊天的大头兵们马上站起身来。
朱慈烺打断了准备行礼的众人,而后走到打饭的地方,见木盆中只有蒸饼与咸菜,朱慈烺的眉头禁不住皱了起来。
“孙传庭!”
朱慈烺喊道。
“殿下,臣在这里。”
“这就是京营的伙食?”
“殿下,您有所不知。这两年中原之地因闯贼的原因收成不好,其他地方也相差不大......而今这样的伙食已经算是不错了......臣也给辎重官说过,日后必须保证所有人都能吃饱,除此之外要做到每月一顿肉......”
朱慈烺摇摇头,显然并不认同。
“不行。这伙食还是太简单了!”
“孤知道你那里需要花钱的地方多,所以孤不怪你.......不过,必须让将士们吃好才行!”朱慈烺一边说着,一边招手唤来贴身太监吴忠,“大伴,记住孤的话,回去之后告诉光禄寺的人,从今日起,东宫各项开支减半,一切从简......省下来的开支转交到京营......”
“以后每十天要给将士们吃上一顿肉,平日里的伙食标准也必须提高!除了咸菜还可以多采购一些其他的吃食......”
“太子爷,奴婢知道了!”
一旁的太监吴忠回应道。
孙传庭可没想到朱慈烺会这么狠,直接削减东宫的一半用度。这种朝自己身上开刀子的行为着实令孙传庭感到钦佩!
不止是他,周遭的许多将士都听到了朱慈烺的话,当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太子爷不惜削减自己用度给他们吃肉的时候,不少。将士都面露感动之色!
朱慈烺没有理会那么多,说完后从木盆里拿了几个蒸饼,又打了一份咸菜,而后便随便挑了一处地方坐下来。
凑巧的是,坐在朱慈烺身边的正是史老大跟史老二这两兄弟。
朱慈烺一过来,这两兄弟顿时紧张起来,连吃饭变得有些不太利索!
“你们愣着干什么?快吃啊!别因为孤在这里有什么压力......以后孤会常来军营的!你们必须得习惯,知道吗?”
坐在其他位置的小兵们慌得直点头。
朱慈烺没想太多,拿起桌上的蒸饼就吃了起来。他本以为这东西再难吃也是有限的,可真正咬下去以后,朱慈烺发现这玩意儿吃到嘴里真是不怎么样!
说是饼,实际味道不怎么样,吃起来跟面疙瘩差不多,嚼在嘴里就跟吃了一口面粉差不多。尽管难以下咽,可朱慈烺还是强行吞了下去。
“玛德!”
“这破饼这么难吃,咸菜总不会也是一样吧?”
朱慈烺小心翼翼夹了一筷子咸菜放嘴里,刚一入口,整个人就觉得一股酸味儿直冲天灵盖而去。如此味道,着实让朱慈烺感到一阵心痛!
“明末这些老百姓是真特码不容易!京营的士兵已经是待遇最好的,可吃的伙食还是这个样子......也难怪最终大明的天下亡了......”
难吃归难吃,朱慈烺可丝毫没有表现出嫌弃的样子。
他一边吃着,也跟一旁的士兵们聊了起来。当他问到史老大的时候,朱慈烺还把自己手中的蒸饼掰下来一半递过去,“孤吃不了那么多,你还饿吗?”
史老大看着太子爷递来的半块蒸饼人都愣住了!
他小心翼翼地接过蒸饼,像是拿到什么稀奇的玩意儿一半捧在手里迟迟没有下咽。直到朱慈烺被身后赶来的太监叫走,史老大也没有从愣神中回过神来。
“老大,你怎么了?”
史老二拍了拍大哥的肩膀。
见大哥没什么反应,就准备拿过大哥手中的蒸饼,“你不吃的话给我,我还饿着呢!”
没想到刚伸手就被史老大一把推开。
“滚蛋”
“这可是太子爷给我的!你吃个球......”
史老大拿出一方手巾小心翼翼将蒸饼放到上面包起来,“我要把这饼拿回家去......将来我要传给我儿子,我儿子要传给孙子!这可是太子爷给的啊!”
史老二见状不满地悄声嘟囔起来,“老大,你那会儿不是还说太子爷这是在收买人心吗?怎么半个饼就让你变成这样子了?”
“你懂个屁!要是别人的话那肯定是收买人心,可咱们这位太子爷是吗?有哪个太子爷舍得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只为让大头兵吃顿好的?”
“咱们这位太子爷是天底下最有人情味的太子,知道咱们这些大头兵不容易,也愿意把咱们当人看......可惜太子爷现在还不是皇帝,否则咱们日后肯定更有奔头.......”
————天色渐晚,夕阳已然落下,天际处只剩一抹红晕在那里晃荡。
朱慈烺一行走在回宫的路上。
马车中,前来传崇祯口谕的王承恩正坐在朱慈烺侧面的位置。
“你是说孤做的事情父皇都知道了?”
朱慈烺问。
王承恩小心翼翼地点头。
“父皇可有说过什么?”
“皇爷他......他就是担心您!”
见王承恩似乎不敢开口,朱慈烺也没为难他,剩下的时间不再说话,只开始闭目养神起来。很快马车回到皇宫之中,朱慈烺一路来到乾清宫外,在王承恩的带领下,他朝着崇祯帝所居住的暖阁缓缓而去。
暖阁中灯火通明,在最东侧的玉榻上,崇祯帝正躺在那里不动一动。
朱慈烺进去以后,王承恩就主动退出门外,还赶走了所有的太监与宫女。此时此刻,这屋子里只剩下他跟崇祯父子两人。
“是烺儿吗?”
崇祯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微弱。
朱慈烺缓步上前,走到崇祯面前跪地叩首,“父皇,孩儿不孝,现在才来看您......”
玉榻上的崇祯欣慰地点点头,眼神之中尽是宠溺,“不晚不晚!烺儿快扶朕起来......朕想看看你......”
朱慈烺照崇祯所说的将他搀扶起来。
也正是这个过程,朱慈烺惊讶地发现面前这个男人比他想象中的更加苍老。
而今不过三十出头的年龄,可崇祯头上的白发已然不少,甚至脸上的皱纹都清晰可见,最引人注目的是,如今崇祯的半边脸颊已然动弹不得,甚至半边嘴角都保持着抽搐的痕迹。
昔日站在朝堂上一言九鼎的那个九五之尊,此时看起来只是一个半边身子瘫痪无法动弹的普通男人。
“父皇!”
朱慈烺于心不忍,忽然叫出声来,“您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?”
“孤是问,你造反为了什么?”
“为何不回答我?”
朱慈烺的目光终于抬起,当他与李定国对视的那一刻,李定国的眼神中终于出现一阵没来由的慌乱。
“为何不说?”
“是不敢还是不想?”
朱慈烺又问。
李定国本有些退缩,可忽然想到伸头是一刀,缩头也是一刀,那自己为什么非得怂下去呢?
于是他壮着胆子开口回答,“活不下去了!到处都是天灾,没吃的不说,官差还来我家摊派辽饷......”
“我爹把家里的东西都卖光了,我们还是凑不齐......后来我杀了狗官差就跑路了......”
“前两年回去,我娘跟我爹都饿死了,家中还有一个妹子,听说也逃荒去了!我的家都没了......为什么不造反?要不是义父给了我一口饭吃,恐怕我也早就饿死了!”
李定国像讲故事一般说着,他的眼神中夹杂着些许伤感,也有些许怨恨。
朱慈烺无奈地叹息一声。
“唉!”
“这几年到处都在受灾,孤想过百姓们不容易,可孤没想到会有这么不容易......”
李定国站在原地默不作声。
看起来他对于朱慈烺的回答并不满意。
朱慈烺也没逼他,只是开口直言,“孤找你来倒是很简单,就是为了用你!荣华富贵,衣锦还乡,孤都可以给你......”
“你造反不就是为了吃饭吗?不就是想有个奔头吗?当流贼的滋味儿不好受吧!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可不容易......”
“现在,你成了孤的人,这一切都不必担心了,只要好好干......”
朱慈烺的话还没说完,李定国就抢先开口打断了他。
“小人谢过太子殿下看重!”
“可小人生是大西军的人,死是大西军的鬼,无论如何也不会为官军效力的......定国虽未读过什么书,却也知道在这天底下忠义比什么都重要!”
李定国的话让朱慈烺沉默下来。
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。
要知道,原本历史上的李定国刚开始可没打算跟朝廷有任何牵扯,是张献忠死了以后,大西军找不到出路才跟朝廷合作的。
刚开始李定国也没把朝廷当回事,直到后来鞑子南下,家国大义摆在李定国面前的时候,这个男人才终于决定去扶持那个并不让人满意的小朝廷。
当南明永历帝一行逃亡进入缅。甸之后,李定国可是亲自带兵去接的。后来经过多次折腾,缅方把永历一行交给了吴三桂。
得知永历帝及其太子被吴三桂杀掉之后,李定国仰天痛哭直言愧对皇帝愧对天下人的。
南明后期困穷成那个样子,士兵们的条件极为艰苦,别说是吃不饱,甚至都穿不暖。这种情况下李定国还能坚持抗清,放眼整个南明乃至中华,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?
“孤不是要你去打大西军,孤是让你去打鞑子......”朱慈烺看着李定国突然提高音量,“就算你李定国不承认是我大明治下的百姓,可你总不能否认自己是汉家儿郎吧?”
“而今鞑子在关外势大,朝廷数十万大军尽数覆灭......你以为那些摊派为什么会出现?孤知道,那些该死的贪官是一回事,可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关外的鞑子......”
“他们不断袭扰我大明的地盘,杀我大明的百姓。朝廷难道可以无动于衷吗?”
“你想要你家发生的那种悲剧以后不再出现,那你就帮孤练兵,将来把那些鞑子都给灭了!这样边境无战事,朝廷的钱可以用到地方上,即便受灾了百姓们也都能有一口吃的,不至于饿死......”
朱慈烺几句话说下来,李定国并没有做出任何举动。
没有拒绝,但也没有答应,只是一脸疑虑地站在那里陷入沉思。
“不必着急。”
“孤给你三天时间去想!想好了再回答我,强人所难的事情孤不会去做的......”
“若是你依然不愿为孤效力,那孤就给你盘缠放你回去......”
朱慈烺道。
他叫来门外如临大敌的吴忠,“给他找一套东宫侍卫的衣服,这三日他就跟在孤的身边。”
“殿下。”
吴忠有些不放心。
“嗯?”
朱慈烺脸色陡然冷了下来。
吴忠吓得赶忙答应下来。
“奴婢知道了!”
“传晚膳吧!孤都快饿死了!”
“给他来一份!让他陪孤一起吃。”
在朱慈烺的安排下,晚膳很快送到了桌子上。
李定国本来还有些迟疑,可饿死鬼投胎的他最近吃了太多好吃的,想到这可是帝国储君的晚饭,李定国实在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见识一下。
“我这几日饭食都那么好,太子的晚膳肯定很丰盛......不知道都是什么样的山珍海味?”
李定国抱着极大的期待。
然而等到晚膳端上来以后,李定国整个人都傻了。
这都什么玩意儿?
小米粥?腌萝卜加黄瓜?雪菜豆腐包子?
“真尼玛的抠门!抠到家了!”
李定国心里不由得怀疑起来,“这狗太子是不是故意演给我看呢?故意装出一副清贫的样子是吧?”
李定国不动声色,悄然观察着朱慈烺的一举一动。
只见朱慈烺很自然地端起碗来,先吸溜一口小米粥,又咬上一口雪菜豆腐包,完了还夹起一块咸菜扔进嘴里,腌萝卜很快在他嘴中嘎嘣嘎嘣响了起来。
“吃这么香?”
“这玩意儿有什么不一样吗?”
李定国也试着一边喝粥一边吃雪菜豆腐包子,可在朱慈烺嘴中十分可口的饭菜到他这里却是极为寡淡。
“什么玩意儿淡出鸟来!”
“怎么也没个肉?还没老子前几日吃的好!”
吐槽归吐槽,李定国却没有把吃掉的东西吐出来。尽管他心中还是半信半疑,可他对于这个年轻的太子殿下已然有了些许改观。
有些事情装可是不容易的。
哪怕能装一时,可绝不能一直装下去的!
“殿下,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来了。”
晚膳过后,吴忠出现在偏殿门口提醒。
朱慈烺派人送走李定国,而后将骆养性叫入室内。
“这一次你的差事干得很好!”
“来人,拟旨,加封骆养性为宁远伯。”
“这么说,你是洛阳那边逃难过来的?”
“回大爷的话,小女子家在洛阳东面三十里外的镇子上,家中有几亩薄田,本可勉强糊口度日......谁料战事一来,小女子一家在路上走散,现在就只剩下我跟父亲,父亲还不幸染上风寒......”
“我们已经好些天没吃东西了!要不是碰到大爷,恐怕小女子跟父亲只能饿死了......”
客栈之中,李定国正与逃难的女子攀谈起来。
女子一边说一边啜泣,那水灵的模样惹得李定国十分怜惜。他不仅主动派人帮女子在客栈安顿下来,还找来了大夫为其父诊治。
“别叫我大爷!我可不是什么大爷......我跟你一样,也是穷苦百姓的孩子......”
李定国说罢心中颇为感慨。
当初要不是在家乡活不下去了,他也不会加入流民的队伍,不会跟着大西军一起造反四处流窜。
“这狗乱世!难呐!”
“都怪那遭瘟的皇帝,要不是他,世道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他娘的,他倒是享受到了,天天躺在皇宫里吃山珍海味就够了,晚上再抱着几个娘们儿睡觉......”
“那小日子可比我们这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哈哈强多了!老子当初但凡要有一口吃的,也不至于背井离乡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......”
李定国说着就悲伤起来,只不过一转头就看到满是诧异的女子,顿时就把自己的嘴巴给闭了起来。
这里可不是敢乱说的地方!
再怎么说现在也属于官军的地盘,万一不小心被人发觉自己的身份,恐怕自己这条命就要交代在这里了!
朝廷下发的通缉名单中,他李定国的脑袋虽不如义父张献忠那么值钱,却也还是能够排的上号的。
“爷,您放心吧!您是小女子跟父亲的救命恩人,从今以后小女子这条命就是您的了......”
“哎!别这样,我也没做什么事情!你可是还没出嫁的大姑娘,怎么能跟着我这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面的......”
尽管李定国的话语中都是拒绝,可他的目光却在不住地打量着眼前的女子。
高鼻梁,瓜子脸,面若桃花......这些都还没什么,最吸引李定国的还是那浑圆的身段,哪怕穿着厚实的衣服,仍旧能够看出若隐若现的丰韵。
“娘说屁股大能生儿......这样的要是娶回家,我老李家的香火肯定会旺盛的......”
李定国越看越喜欢,到后面眼神都开始灼热起来。女子注意到他的目光,不由得羞涩起来,低着的脸颊都已然是一片绯红。
正在气氛暧昧起来之时,突然,一道声音传了过来。来人正是从医馆里请来治病的大夫。
“姑娘,你爹......他快不行了!”
“啊?父亲......”
女子尖叫着就朝客房那边跑去。
李定国站在原地愣了一下,也只是片刻,他就起身朝客房那边跟了过去。
另一张桌子前的几名手下起身跟随,才走没两步就被李定国叫住,“踏马的,老子去看老丈人,你们跟来做什么?”
“将军,您一个人去太危险了!”
“危险你大爷!咋滴?她一个弱女子还能把我给那啥了?”
手下面面相觑,只能任由李定国跟了进去。
眼看着女子就进了客房,李定国也掀开帘子闯入其中,可没想到,他才刚把身子探进去,两把绣春刀就架到了他的脖颈上。
“敢动一下就让你的脑袋搬家!”
客房之中,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带着两名番子等候已久。女子站在一旁沉默不语,她的父亲,也就是那个看起来要饿死的老头此时已经像没事人一样坐直了身子。
“玛德!中招了!”
“你们是什么人?”
李定国低声咒骂一句,朝着女子投去了怨恨的眼神。看完以后又将目光落到骆养性的身上。
骆养性也是一愣。
心中不由暗道,“这个乡巴佬连绣春刀都不认识?”
“我是何人现在你不必知道。”
“有人要见你,跟我们走一趟就是了!”
骆养性说完一挥手,没等李定国做出回应,旁边的番子吐出一道迷烟,李定国都没挣扎便很快一头栽倒下去。
“快,所有人都撤走。”
“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个人护送到京师!”
“记住,哪怕我们都死了也不能让他出事!这是上面的命令......带不回他我们所有人都不用回去了!”
锦衣卫的效率还是相当高的,不多时他们的马车就出现在城外。
为了防止李定国的手下来追击,骆养性临走之前还派人去县衙报官,特地把大西军探子混入城内的消息给泄露出去。
“快。”
“把这包围起来,一个都不许逃走!”
一队官兵出现在客栈门口。
这一幕把李定国的两名手下都吓了一跳。
流贼出身的他们可不会隐藏,当即就掏出携带的兵器跟官兵干了起来。其中一人还冲一名年龄小的汉子喊话,“六子,这里我们先顶住,你快去通知将军!”
“好。”
被唤作六子的汉子很快进去转了一圈,可瞧了许久都不曾发现李定国的踪迹,六子见状只得焦急地大声喊了起来,“将军!将军!官差发现我们了......”
无人应答。
偌大的客栈仿佛没有一个人。
连之前的店家和跑堂的小二都一同消失了。
“糟!出事了!”
六子很快冲到大堂,同伴们见他独自一人出来都很惊讶,“六子,将军呢?”
“老二,我们被骗了!”
“快撤!”
围攻的官差越来越多,六子一行的死伤也越来越多。在一阵厮杀过后,最终只有六子一人在掩护下夺下一匹快马逃走。
“六子,回去告诉大王,让他屠了这狗地方替兄弟们报仇......”
————天色渐亮,一抹嫣红染透天际。
通往北直隶的官道上,一辆马车正加速朝京师狂奔而去。
在马车周围,还有十几名汉子骑着高头大马护卫左右。
骆养性和手下的十几名番子两天两夜没有闭眼,甚至连饭都没吃上一口。
在他们的连夜赶路下,目的地已经越来越近了!
最新评论